LG新能源正在研发具备优异倍率性能与低温输出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同时实现差异化的成本竞争力。自 12V 产品起步,我们的目标是在 ESS 和未来出行电池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LG能源解决方案是一家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企业,凭借以客户为中心的先进技术、
全球一体化运营和可持续增长,构建能源生态系统。
研究开发领域
LG新能源对电池的梯次利用、下一代电池技术进行的持续研发而努力。 LG新能源巩固自身的技术竞争优势,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LG新能源对更高容量、更安全、更先进的制造工艺的下一代电池产品来进行开发创新,开拓业务格局,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主要研究领域
电池材料
- 材料
- 工艺
- 下一代电池
- 前期研究
- Pack
- BMS
- 未来技术研究
动力电池
- PEV
- PHEV电池
- HEV 电池
小型电池
- EV
- LEV
- 电动工具
- IT设备
储能系统
- 电网
- 家用
下一代电池
LG新能源正加速开发由尖端技术驱动的创新下一代电池产品组合。通过研发更安全、更高效、高性能且具成本竞争力的下一代电池,我们致力于加速未来出行时代的到来。
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以地球上储量丰富的钠取代锂,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同时提供卓越的倍率性能和低温输出。
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关键特性
(计划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
高成本竞争力
通过使用价格不足锂 1/100 的钠,
实现显著的成本优势。
优异的倍率性能与低温输出
采用硬碳材料和钠离子电解液,
提供出色的倍率特性与低温输出。
可持续材料
利用地球上丰富的钠资源,并采用无钴成分,
确保可持续性。
基于优异倍率性能与低温输出的应用扩展
凭借钠离子电池的卓越倍率性能和低温输出,LG新能源致力于实现差异化的成本竞争力,并将应用范围从 12V 产品扩展至 ESS 和经济型电动车市场。
12V 电池
经济型电动车
储能系统
全固态电池
LG新能源正在研发高性能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技术,具备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优异的高温耐久性,并计划加速商业化。除高端高性能电动车外,其应用还将扩展至电动船舶、储能系统 (ESS) 及其他产业,为下一代电池开辟新可能。
全固态电池是在正极和负极之间使用固体电解质的二次电池,具备更低的燃烧风险、更高的能量密度,并能够实现高容量。
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关键特性
(计划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
安全性提升
通过应用固体电解质提升安全性并控制热失控。
高能量密度
采用无负极设计实现高能量密度。
快速充电
凭借优异的高温耐久性,实现 20 分钟以内的超快速充电。
基于安全性与高温耐久性的应用扩展
凭借全固态电池卓越的安全性和高温耐久性,可在系统层面提升安全性并简化热管理系统。依托这些优势,应用将从高性能高端电动车扩展至电动船舶和储能系统。
经济型电动车
电动船舶
储能系统
双极电池
LG新能源正致力于通过推进双极电池技术,为未来出行提供更高效、更具创新性的电池解决方案。该技术通过简化结构实现高电压系统,从而提升成本竞争力并显著延长续航里程。
双极电池通过在单体电芯内实现串联连接来获得高电压,从而在电池系统层面提升续航里程和成本竞争力。
双极电池技术的关键特性
(计划于2028年实现商业化)
成本竞争力提升
通过采用低成本材料、实现高能量电芯以及简化工艺
与电池包结构,最大化成本竞争力。
空间利用率增强
通过大面积双极设计简化电池包内部结构,提高空间效
率。
安全性强化
通过采用半固态电解质提升安全性。
差异化电芯结构带来的空间利用率提升
双极电池能够以简化的结构实现高电压系统,在电池包层面提高电芯空间利用率,同时减少零部件数量。这不仅提升了能量密度,还降低了制造成本。基于这些优势,LG新能源计划将应用范围从经济型电动车扩展至电动卡车等商用车领域,在这些领域,高电压实现与空间效率至关重要。
双极电池串联结构
锂离子电池并联结构
垂直堆叠电芯模块
双极电池串联结构
水平堆叠电芯模块
应用领域
EV
电动卡车
锂硫电池
LG新能源正加速推进锂硫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该技术在单位重量上具备极高的能量密度,使电池更轻便,同时能够提供强大的瞬时功率输出。这一技术将推动未来交通方式的创新,如飞机和城市空中出行 (UAM)。
锂硫电池采用轻质材料,如硫-碳复合材料作为正极、金属锂作为负极,其能量密度超过传统锂离子电池的两倍。
Key Features of Lithium-Sulfur Battery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planned for 2029)
单位重量能量密度提升
比锂离子电池高出两倍以上的比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单
位重量的储能能力。
卓越的轻量化
正极采用硫和碳等轻质材料,取代金属氧化物。
高成本竞争力
利用丰富且低成本的硫材料,降低电池制造成本。
以轻量化与成本竞争力开拓新市场
凭借卓越的轻量化与成本竞争力,锂硫电池将率先应用于高空无人机 (UAV) 和 UAM,随后扩展至更广泛的航空出行市场,推动未来交通电气化。
高空无人机
UAM
锂硫电池高空无人机成功试飞 (2020)
2020 年,LG新能源(当时为 LG化学)通过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研发的高空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成功验证了锂硫电池技术的潜力。试飞持续 13 小时,其中 7 小时在平流层 12–22 公里高度飞行。
开放式创新
LG新能源不断攻克电池领域的挑战性课题,并加快电池技术的发展步伐。为此,我们积极加强与学术界、产业界及初创企业的技术研发合作。
电池创新竞赛 (BIC)
大学/研究机构的研发经费资助项目
为保障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自主性,开展更具有挑战性的研发工作。同时将被资助团队与LG新能源专业研发团队对接,共同完善研发方向,促进研究成果的商业化。
初创企业及中小企业开放提案(OSS)
寻求技术合作伙伴。
“初创企业及中小企业开放提案(Open Submission for Start-Ups & SMEs, OSS)”是 LG新能源的开放式创新渠道,旨在促进与初创公司和企业在多元主题上的持续合作。通过该项目提交的提案将与公司内部专家进行匹配、评审,并提供技术评估与合作机会。基于概念验证(PoC)结果,还可能进一步拓展为与 LG新能源的联合研发、股权投资及合作协议。
输入您的信息以下载
- 收集项目:姓名、邮箱、公司名称
- 使用目的:提供产品目录、回复客户咨询
- 保存期限:自收集之日起保存 1 年,期满后销毁
- 您有权拒绝提供同意,但若拒绝,可能无法提供相关内容。
个人信息收集及使用同意
LG能源解决方案为提供下载及回复咨询,将按照以下方式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
收集项目
姓名、邮箱、联系方式、公司名称
-
使用目的
提供营销信息
-
接收方式
电子邮件
-
个人信息保存及使用期限
自收集之日起保存 1 年,期满后销毁
-
拒绝同意权利及不利影响
您有权拒绝提供同意,但若拒绝,内容提供可能会受到限制。
同意接收营销信息
LG新能源为向您提供新品、促销、新闻简报等有用信息,将按照以下方式使用个人信息。
-
收集项目
姓名、邮箱、联系方式、公司名称
-
使用目的
提供营销信息、发送新闻简报等
-
接收方式
电子邮件
-
个人信息保存及使用期限
自收集之日起保存 1 年,期满后销毁
-
拒绝同意权利及不利影响
您有权拒绝提供同意,但若拒绝,内容提供可能会受到限制。
个人信息跨境传输同意
LG新能源使用云端系统以安全地管理您的信息。因此,您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传输至海外。
-
接收方
Microsoft
-
国家
美国
-
传输项目
姓名、邮箱、公司名称
-
传输目的
数据存储和系统运行
-
传输方式
收集后立即通过网络传输
-
个人信息保存及使用期限
自收集之日起保存 1 年,期满后销毁
-
拒绝同意权利及不利影响
您有权拒绝提供同意,但若拒绝,可能无法提供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