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允许所有 Cookie”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您也可以选择“Cookie 设置”,以允许或禁用特定的 Cookie。
详细内容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提供多元化能源解决方案,
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
成立时间 |
2020年 12月 |
|---|---|
|
首席执行官 |
金東明 |
|
营收 |
$18.8B |
|
员工人数(截止2024年) |
32071
|
|
生产基地 |
6个国家 |
EMPOWER
EVERY
POSSIBILITY
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并通过工作提升的成长之力
追求超越期望的目标,
并以新的方式进行创造的挑战之力
迅速执行并贯彻到底的行动之力
尊重多样性,
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协作之力
韩国电池历史的开端
1947
成立樂憙化學工業社(LG集团的前身)
1992
启动锂电池技术研究
1996
开启锂电池开发
1999
圆柱型电池量产
从韩国走向世界
2000
设立美国研发中心
2004
中国南京工厂竣工
2009
为全球第一款量产的电动汽车
—通用沃兰达提供动力电池
2012
美国工厂竣工
2013
研发出全球首款未来型电池(阶
梯式电池、柔性电池、线束型
电池)
2017
波兰工厂竣工
2018
研发出全球首款异形电池
迈向全球电池领导者
2020
LG新能源成立
与通用汽车 成立 “Ultium
Cells”合资公司
2021
全球第一家同时加入 RE100 和
EV100 的电池企业
“与现代汽车集团在印度尼西
亚 建立动力电池合资工厂"
2022
与通用汽车(GM)合资设立
电动汽车电池第三工厂
在韩国证券交易所(KOSPI)
挂牌上市
与Stellantis集团建立
“Nextstar Energy” 动力电
池合资工厂
2023
与福特和土耳其Koç Holding
签署有关设立 “土耳其电池合
资工厂”的谅解备忘录
(MOU)
LG新能源与本田合资工厂举办
开工仪式
与 Hyundai Motor Group 在
北美成立电池电芯合资企业
与 Huayou Cobalt 在中国成立
电池回收合资企业
2024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开工建设工厂
推出 BMTS 品牌
‘B.around’
2025
完成对 Ultium Cells 第三工厂
的收购
LG集团的统一标识——“未来的脸”表示出不断的尝试研发新技术追求全球第一、具有生机勃勃的年轻人 其形象代表着 世界、未来、年轻、人、技术这5个概念。
其结构是在一个大圈里面加入L与G,标志着人就是公司经营的主体。也意味着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够接近、靠近、贴近顾客,并为此不断努力奋斗的LG人的精神。
LOGO指的是标志(Symbol mark)与标识(Logo type)组合之后用来表示LG新能源正式名称的形态。
LOGO除了用在LG新能源公司的名称以外,不可用于其他用途,标志(Symbol mark)也不可以单独使。
KOR
ENG
LG新能源标志的主色为 LG Red 和 LG Gray。品牌色彩的一致应用对于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LG Red
Pantone 207C
C0 M100 Y62 K22
R165 G0 B52
LG Gray
C0 M0 Y0 K70
R107 G107 B107
LG新能源商标受商标法的保护,未经我司授权擅自使用、盗用、冒用的,将会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LG能源解决方案为提供下载及回复咨询,将按照以下方式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姓名、邮箱、联系方式、公司名称
提供营销信息
电子邮件
自收集之日起保存 1 年,期满后销毁
您有权拒绝提供同意,但若拒绝,内容提供可能会受到限制。
LG新能源为向您提供新品、促销、新闻简报等有用信息,将按照以下方式使用个人信息。
姓名、邮箱、联系方式、公司名称
提供营销信息、发送新闻简报等
电子邮件
自收集之日起保存 1 年,期满后销毁
您有权拒绝提供同意,但若拒绝,内容提供可能会受到限制。
LG新能源使用云端系统以安全地管理您的信息。因此,您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传输至海外。
Microsoft
美国
姓名、邮箱、公司名称
数据存储和系统运行
收集后立即通过网络传输
自收集之日起保存 1 年,期满后销毁
您有权拒绝提供同意,但若拒绝,可能无法提供相关内容。
通过“长电芯”等先进产品,实现能量密度最大化并延长续航里程,再结合稳定的全球生产能力,我们与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不仅在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 (BMS) 和电池包方面,LG新能源的全方位电池解决方案(包括全面的技术支持)还开辟了电动巴士、卡车、船舶和城市空中出行 (UAM) 等新市场,进一步推动未来出行创新。
凭借全球首创的自由形态电池以及高性能标准化电池,LG新能源引领小型电池市场,为包括IT设备、家电和LEV在内的多种产品提供动力。
结合先进材料技术与工艺创新,我们的产品满足高容量、高功率和超薄设计的需求。这些优势支持电池在无人机、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等未来技术中的应用,加速“万物电池 (BOT)”时代的到来——让电池为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动力。
通过高性能、高质量电池及大规模量产能力,我们在电网级、工商储能和UPS等多样化ESS应用领域与客户建立了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引领ESS市场并助力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
基于积累的技术与经验,我们还推动电池再利用解决方案,将退役电池重新应用于ESS,为提升能源效率的智能电网建设发挥关键作用。
BaaS 为电池全生命周期创造价值。我们的业务包括面向电动两轮车的电池换电站 (BSS) 平台,为电动车用户提供持续监测的 B-Lifecare 服务,以及基于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 BMTS 业务——超越传统 BMS,提供安全诊断、衰减和寿命预测,支持向软件定义汽车 (SDV) 的转型。
EaaS 将可再生能源资源整合到电网中。作为虚拟电厂 (VPP) 运营商,LG新能源参与可再生能源竞价项目,助力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与电力系统的稳定。